勞動者發生“過勞死”的悲劇后,家屬該如何維權
首先,家屬還是應該爭取將勞動者的“過勞死”認定為工傷,因為一旦被認定為工傷,家屬即可通過工傷保險基金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如: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繳納過工傷保險,則上述工傷保險待遇并非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而是由用人單位承擔給付責任。
其次,若勞動者的“過勞死”無法被認定為工傷,筆者認為家屬可依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向用人單位主張相應權利。
現實中,企業為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通過類似于績效考評等制度設置,在不規定加班的情況下,迫使勞動者自愿加班,而法律對企業員工自愿加班的行為是沒有需要支付加班費的強制性要求。本案中張-斌所在的企業,不排除采用的就是績效考評與工作評價機制以及勞動報酬相結合的形式。因“自愿加班”導致的“過勞死”,從主觀上分析,因為加班并非企業要求及安排,而是員工的自愿行為,企業在現行法律強制性規定上看確實不存在過錯;從客觀上看,“過勞死”是疲勞轉化為某種病發,“疲勞”和“病發”哪一個是主要因素往往在認定上存在難度,難以區分。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在“員工自愿加班”的情況下,“過勞死”會出現責任不清的情況,進而導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責任認定上各執一詞。“過勞死”案件的頻發,也反映了我國現行勞動立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類情況下,家屬可以考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主張相應的權利。也有的學者認為,家屬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的規定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主張相應的權利。因為“過勞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用人單位隱性地侵犯了勞動者的休息權,而導致勞動者的生命權、健康權受到侵害。當然,家屬需要就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任務過重、工作量超過了相應的定額,且勞動者的加班時間過長,已大大超過社會平均工作時間等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我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至第四十五條規定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內容,特別是第三十六條規定了,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因此控制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才是真正防止和減少“過勞死”現象出現的不二法門。
我國在對“過勞死”問題的處理上應當加強立法,嚴格落實法定的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的規定,同時立法確定對于“過勞死”勞動者的醫學鑒定程序和評判標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啟動相關了立法保護制度。此外,進一步對《工傷保險條例》進行修訂,特別是對于“視同工傷”標準的設定,將考察勞動者在生前最后3-6個月的工作時間(包括加班時間、考核標準的合理性)進行考察,以此作為判斷“過勞死”的依據。由此倒逼用人單位切實的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希望“過勞死”勞動者的家屬在維權的路上能更加通暢,也希望類似的“過勞死”事件不再發生。
如果以上文章無法全面的解決你的問題,面對這個情況怎么解決,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咨詢解決,專業的律師團隊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董事會的職權有哪些
2021-02-07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