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出讓取得的土地能再轉讓嗎
協議出讓取得的土地可以依法轉讓。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能轉讓。以轉讓等方式處分土地使用權是用益物權人的法定權利,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得非法干涉。當然轉讓行為本身也無需政府批準,在具備了法定轉讓條件之后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時,需要到登記機關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劃撥土地怎么轉讓
1、申請
交易雙方提出轉讓、受讓申請交易當事人申請辦理轉讓手續同時,還應提供轉讓協議、土地使用證、宗地界址點圖、建筑物產權證明、法人資格證明,委托書、身份證明等資料。
2、受理和審查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依據相關規定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并就申請地塊的土地用途等征詢規劃管理部門意見。經審查,申請地塊用途符合規劃,并且符合辦理協議出讓手續條件的,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地價評估,確定應繳納的土地出讓金額,擬訂協議出讓方案。
3、地價評估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對申請轉讓地塊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和劃撥土地使用權權益價格進行評估,估價基準期日為擬出讓時點。
4、確定出讓金,擬訂出讓方案
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協調決策機構應當根據土地估價結果、產業政策和土地市場情況等,集體決策、綜合確定辦理出讓手續時應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額,并擬訂協議出讓方案。
5、方案報批,發出準予轉讓通知書。
6、公開交易
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準予轉讓通知書》的申請人,應當將擬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在土地有形市場等場所公開交易,確定受讓人和成交價款。
7、簽訂轉讓合同
通過公開交易確定受讓方和成交價款后,轉讓人應當與受讓人簽訂轉讓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款。
8、辦理出讓手續
受讓人應在達成交易后10日內,持轉讓合同、原土地使用證、準予轉讓通知書、轉讓方和受讓方的身份證明材料等,向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出讓手續。
實際上在司法實踐當中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下的土地大多數土地在買賣或者轉讓之后,是可以再次買賣轉讓的,?當然對于一些使用用途比較特殊的土地或者是耕地在相關政策方面往往需要應該多加注意,?如果出現問題的,建議咨詢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房屋拆遷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1-05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如何購置拆遷安置房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