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施先生是公司員工,在工作時被公司駕駛員倒車時撞傷,經交警認定,施先生不負責任。華某,職業公民代理人,俗稱“黑律師”(指沒有律師執業證卻代行律師各項法律服務職能,甚至以“律師”自居的普通公民)。不久前,施先生與華某簽訂委托代理合同一份,約定:華某代理施先生交通事故與工傷事故賠償一事,須按時參加各個法定程序,在法律范圍內辦理施先生委托事務,施先生按照實際賠償金額的10%支付代理費。
合同簽訂后,經華某代理,施先生與其所在公司及保險公司進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訴訟,經法院調解結案。后華某未代理施先生申請工傷認定,致施先生自己申請工傷認定超過一年法定期限,未被受理。施先生起訴要求華某返還代理費,并賠償施先生工傷各項損失8萬多元。
華某認為,交通事故與工傷賠償責任人為同一人,施先生只能擇一要求賠償,就施先生的情況,交通事故賠償高于工傷賠償,華某未代理工傷認定也并未給施某造成損失;即使有損失,施先生對華某不是律師、也不是法律工作者是明知的,有過錯,應當按過錯分擔責任。
法院認為: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委托代理合同無效。施先生明知華某無訴訟代理執業資格,對合同無效有過錯。華某根據合同收取的代理費應予返還。原告主張的賠償因未證明交通事故賠償低于工傷賠償致其受有損失而不予支持。
本案的關鍵問題有二:一是雙方簽訂的委托代理合同效力如何,二是施先生是否因華某失職受有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十三條規定:“沒有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華某作為非律師的公民,代理施先生進行訴訟并收取報酬的行為,違反了該條強制性規定;且其行為擾亂社會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雙方之間的委托代理合同應屬無效。華某根據合同收取的11000元代理費應予返還。雙方合同中明確說明華某身份為“自由職業”,據此可知施先生對華某并無訴訟代理執業資格明知,其對合同無效亦有過錯。對施先生主張的賠償請求,因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的責任主體同一,發生競合時,應當擇一索賠;現其已就交通事故責任獲得賠償,亦并無證據證明交通事故可獲賠償的金額低于工傷保險可獲賠償的金額,故其主張因華某代理行為致其產生損失無事實依據,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受利益驅使,當下“黑律師”群體有不斷壯大趨勢,有的甚至信口雌黃。建議當事人遇到問題時,通過正規途徑咨詢律師或者法律工作者,慎請無執業資格證的公民代理訴訟,以免原有糾紛尚未得到有效解決,卻又多個訴訟代理合同糾紛。
相關法律知識:
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當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原則及其適用規則
2021-03-16企業破產前簽轉租給別人合法嗎
2021-03-08不安抗辯權人的解除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如何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2020-12-29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