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中止的客觀性要求行為人具有主觀性嗎?
要求,滿足犯罪中止的前提是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
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犯罪中止處罰是什么?
在英美法系中,對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處理,在處罰上也不作任何特別考慮。對于中止犯,各國刑法的規定幾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減輕其刑。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刑法典》第24條第一款規定:“行為人自動中止犯罪或主動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處罰。如該犯罪沒有中止的行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為人主動努力阻止該犯罪完成,應免除其刑罰”。
《意大利刑法典》第56條規定“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為,只有當以完成的行為本身構成其他犯罪時,才處以該行為規定的刑罰”,“如果自愿阻止結果的發生,僅處以犯罪未遂規定的刑罰并減輕三分之一至一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
如果犯罪分子主觀上不具備防止損害后果發生的意識,那么就算犯罪行為由于他人原因或者是犯罪行為人自身沒有意識到的因素造成你實施中止,或者是犯罪后果沒有發生的,此時也不能認定為犯罪中止,因為犯罪中止要求犯罪行為人具有中止意識。
犯罪中止是否有時間限制
犯罪中止量刑具體是怎樣規定的?
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夜間施工擾民有賠償嗎
2020-11-28房屋抵押后可以設置居住權嗎
2021-01-06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