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故意犯罪的既遂未遂區別是什么?
根據刑法分則各種犯罪構成的具體規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論,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幾種形式:
行為犯。是指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刑法規定的某種行為,即已構成既遂的犯罪。
結果犯。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了法定的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
結果加重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導致了基本犯罪構成結果以外的嚴重結果的犯罪。
危險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特別危險狀態而構成既遂的犯罪。
犯罪未遂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導致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比方說某人實施盜竊,但突然聽到傳來腳步聲,于是不得不停止盜竊,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把這種情況成為犯罪未遂。
其特征是:
1、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對于結果犯,行為人僅僅實現了其實施犯罪的故意,沒有實現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結果的故意。對于實行犯,其實施犯罪行為的故意也沒有完全實現,即行為人欲實施完畢的行為沒有實施完畢。不論行為和結果,都是刑法規定的作為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必要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綜上所述,對于犯罪未遂和既遂的實際區別中,主要是根據對于犯罪的目的是否實現來進行區別,如果犯罪的目的是因為一些個人以外的因素沒有實現的犯罪就是犯罪未遂了,而犯罪既遂當然也就是實現了個人的犯罪目的。
二、相關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屬于未遂犯。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解釋】本條是關于共同犯罪定義的規定。本條分為兩款。
第一款是關于什么是共同犯罪的規定。根據本款的規定,共同犯罪應當具備以下兩個特征:
1.共同犯罪的犯罪主體必須是二人以上。
2.共同犯罪必須是共同故意犯罪。所謂“共同故意犯罪”,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幾個犯罪人必須有共同故意。這里有兩層意思:
一是幾個犯罪人對自己實施的危害行為都持故意的心理狀態,即幾個犯罪人都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希望或者有意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二是幾個犯罪人相互明知,即幾個犯罪人都認識到自己和其他行為人在共同進行某一犯罪活動。這兩方面的統一,就形成了犯罪人的共同故意。
(2)幾個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行為。所謂共同的犯罪行為,是指各個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具有共同性。即犯罪人各自的犯罪行為都是在他們的共同故意支配下,圍繞共同的犯罪對象,實現共同的犯罪目的而實施的;各個共同犯罪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都同危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是完成統一犯罪活動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3)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罪客體。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必須指向同一犯罪客體,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為的必然要求。
第二款是關于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及對其如何處罰的規定。這是對共同犯罪概念的重要補充
犯罪既遂,未遂是犯罪的形態,之所以要進行犯罪形態的劃分是因為犯罪形態不同,對行為人的量刑是不同的,且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豐富多彩,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加以規范才可以依法判決。
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既遂與未遂怎樣認定
介紹賄賂罪犯罪既遂相關內容是什么?
雇兇殺人構成犯罪既遂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開庭后的程序
2021-03-19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校園欺凌會被開除嗎
2021-01-15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