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征地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建議協商解決,通過法律途徑雖可以維權,但程序較復雜,不僅耽誤建房而且訴訟費也是一筆較高開支。你可先和簽約方溝通,曉以利害(無論合同有無法律效力,均由其兄承擔法律責任),再三方協商解決。
1、征地糾紛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行政復議的最大特點是可以跳出某個區域,如對某省國土資源廳的行為不服則可以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復議,如果在承辦案件過程中擔心某地方存在地方保護,則應該選擇這樣的救濟途徑。
2、征地糾紛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
3、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如對于非法占地的行為,從民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如果該協議簽訂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撤銷該協議。總而言之辦案子要開動腦筋不能死盯住行政訴訟,如果民事訴訟對我們更有利的話,則就應該設法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在征地糾紛中常發生的民事糾紛有:征地補償協議糾紛;土地侵權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4、征地補償協調裁決。
征地補償裁決也可以稱之為征地補償協調與裁決,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是國家為減少、解決征地糾紛而推行的制度。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而是裁決,協調是裁決的前置,未經協調的不能進入裁決。
如果在申請協調中遇到兩級政府相互推諉的情況下,則應當在協調期滿之日向征地批準機關申請裁決,若省內尚無協調裁決辦法或協調裁決辦法沒有規定多長時間協調的,建議在60日后申請裁決。
5、征地糾紛聽證制度。
征地糾紛聽證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糾紛中擬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證其陳述意見、質證和申辯的權利的制度。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依職權組織的聽證,一種是申請人申請才組織的聽證。
依職權組織的聽證有:擬定或者修改基準地價;編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規劃;擬定或者修改區域性征地補償標準;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需要申請人申請才組織的聽證有:擬定擬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的;擬定非農業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方案的。較大數額罰款、責令停止違法勘查或者違法開采行為、吊銷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等行政處罰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的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聽證是失地農民參與征地審查報批、發表自己意見、了解案情的重要途徑,當事人應該重視這項權利,積極地參加,有些地方在征地時并沒有告知失地農民申請聽證的權利,還有一些地方將申請聽證的權利告知了村委會,而村委會未告知村民徑行做出了不申請聽證的決定,這樣做侵犯了失地農民申請聽證的權利。
農村征地出現了糾紛,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應該要積極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怎么判斷鐵路征收的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13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