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什么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財產損害有哪些賠償方式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財產損害的主要簡介
財產損害根據損害的財產的形態可以分為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實際損失又稱積極損害,是指現有財產的減少或滅失。可得利益損失又稱為消極損害,是指應得到而未得到的利益的損失,即未來財產的減損。有學者將實際損失又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參見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條),前者相當于實際損失,后者相當于可得利益損失,這一分類容易與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所造成的損害相混淆。
對財產權益造成的損害。人身權損害的對稱。指侵害財產權的損害。相應的侵害人身權的損害稱為人身權損害。這一分類方法不利于司法實踐中準確確定損害賠償額,損害的概念也不確切。
財產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算,有無人身損害不影響財產損害賠償的請求時效。
律霸小編提醒您,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追加股東承擔債務責任
2021-03-08保證與保證合同
2020-12-24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婚姻存續期間指什么時候
2021-02-24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