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的共同訴訟
非必要的共同訴訟又稱普通的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參加訴訟的同一方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為同一種類的,人民法院認可合并審理的訴訟。這里所說的,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性質同類或者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和理由同類。例如,某稅務機關以偷稅為由,對甲、乙、丙三人分別作出處罰,對三人的處罰是彼此獨立的,但事實和理由是同類的。如果三人均不服,分別以自己的名義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可以分開審理,也可以合并審理,人民法院有決定是否合并審理的權力,如果合并審理,分別裁判,即構成“非必要的共同訴訟”。
非必要的共同訴訟是在既不影響對原告一方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又不影響對被告一方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有效審查的雙重前提下,為便于人民法院節約司法資源,提高行政訴訟的效率而規定的。這一規定在簡化訴訟程序的同時,也避免了人民法院對數個有聯系的訴訟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
分類
共同訴訟分為必要的共同訴訟和非必要的共同訴訟。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訴意見》的有關規定,能夠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具體情形有:
1、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掛靠集體企業并以集體企業的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在訴訟中,該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與其掛靠的集體企業為共同訴訟必要共同訴訟人。
2、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
3、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在訴訟中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伙有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全體合伙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伙人出具推選書。
4、企業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法人為共同訴訟人。
5、借用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
6、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7、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的,為共同訴訟人。
8、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應當列為共同訴訟人。
9、在因連帶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中,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解釋》,能夠引起必要共同訴訟的具體情形還包括:
1、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為他人提供保證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保證糾紛案件中可以將該企業法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但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除外。
2、一般保證的債權人向債務人和保證人一并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3、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行使擔保物權時,債務人和擔保人應當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4、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當事人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債務人與保證人、抵押人或者出質人可以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16日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原用人單位以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將新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
以上就是關于非必要的共同訴訟的一些解釋,那么對于法條中除去不要的共同訴訟的特殊規定而外就都是非必要的共同訴訟的范圍了。小編的解釋有沒有幫助到你呢?如果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需要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在線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為您提供更專業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利質押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2021-02-11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職業病診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