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類型有什么區別?
1、過失犯罪行為本身蘊涵著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會的行為。
2、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即屬于不適當的、應當受到譴責的行為。
3、一般情況下,過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時刑法才將其規定為犯罪,行為人才承擔刑事責任,所以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是表現在主觀意志上,而是體現在客觀效果上。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
1、主觀方面明顯不同。
2、結果在定罪時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從處罰方面看,過失犯罪的法定刑明顯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過失的主觀惡性明顯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體如下:
A.過失犯罪均以發生危害結果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發生危害結果。過失犯罪情況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主觀上根本反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因而主觀惡性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體現了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特殊的精神。過失犯罪只有當行為已經給社會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才能構成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就不存在過失犯罪
C.刑法對過失犯罪規定了較故意犯罪輕得多的法定刑。過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則條文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負刑事責任。如果刑法分則條文沒有規定的,無論某一過失行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構成犯罪。
過失犯罪負刑事責任的根據行為人本來應該也能夠正確地認識一定的行為與危害社會的結果之間的聯系,進而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避免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但他卻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極不負責的態度,從而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社會的結果,因此,國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過失犯罪的行為人對自己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支配之下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二、其他情形
單位過失犯罪。如果單位在集體研究或者負責人員決定實施某種行為的時候,明知該行為是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雖不希望該行為引起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應當預見可能引起危害結果,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卻輕信可以避免,因而決定實施了該行為,并引起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則由此構成的犯罪,是單位過失犯罪。刑法規定的單位過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勞動安全事故罪,建設工程質量事故罪,教育設施管理責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責任事故罪和為他人提供書號出版淫穢書刊罪。
那么因為過失犯罪的當事人在主觀上沒有故意的成分,所以與故意犯罪在根本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因為過失犯罪是因為當事人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犯罪行為,所那么在對過失犯罪進行處罰時也是要確定行為必須發生了危害結果,但是因為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所以不會從輕處罰的。
過失犯罪既遂是否存在?
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