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的主客觀方面的表現是什么?
1、在客觀上已經發生法定的危害社會的結果;
2、主觀上存在過失。至于如何判斷行為人是否應該預見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根據案件的具體體現,認真查明和分析行為人的年齡、教育程度、專門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任的職務、所負的責任等,綜合全面考慮,進行正確判斷。
在處罰上,因為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明顯要小,因此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要輕。
二、從輕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刑法》規定,下列人員犯罪的,應當或者可以從輕處罰:
1、應當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3)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4)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6)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7)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可以從輕處罰的人員: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6)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7)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一般來說,分析犯罪嫌疑人到底是不是過失犯罪的話,就要從犯罪嫌疑人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等這些因素進行判定,像是有些犯罪嫌疑人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可能就是因為工作經驗不足才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后果,跟那些主觀惡意犯罪的還是有區別的。
什么是過失犯罪
單位犯罪有過失犯罪嗎?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財產侵權利息計算如何規定
2021-01-04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