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災難來臨之時,我們通常會為了自己的生命,不得已去拋棄自己的財產,緊急避險亦是如此,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保護公共利益以及絕大部分人的利益不受侵犯,而不得已放棄小部分公共利益的行為,因此,緊急避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緊急避險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一、法律責任
法定(職責)緊急避險法律責任
是指刑法直接規定的,對于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發生的危險,負有法定(職責)的行為人,正在執行職務時,不履行避險行為的,應當依刑法直接規定,負刑事責任(不作為犯罪)。如;《刑法》第四百四十五條 【戰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戰時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傷病軍人重殘、死亡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負有法定(職責)的行為人,刑法沒有直接規定的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應當受到行政處罰。
自愿(主動)緊急避險
是指對于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正在發生的危險,非負有法定(職責)所有公民,不負刑事責任。如,行為人的母親與女朋友落水,對正在發生危險,行為人未采取緊急避險行為(未救助的),不負刑事責任。法無規定不為罪。如;戰時不在在救護治療職位上,有條件救治而拒不救治危重傷病軍人的,不負刑事責任。
二、免責因由
緊急避險具有合法性事由的緣故,因此可免責。之所以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是因為:
從主觀上看
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
從客觀上看
它是在處于緊急危險的狀態下,不得已采取的以損害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全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因此,緊急避險行為不具備犯罪構成。從總體上說,它不僅沒有社會危害性,而且是對社會有利的行為。
如果沒有采取正當措施,使得公共利益進一步受到損害或者發生了本可避免的事情,都會面臨承擔法律責任,因此,我們在緊急情況下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能違反國家規定,盡量減少損失。
緊急避險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認定事故責任?
緊急避險交通事故判決書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緊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撞人后事故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基金管理公司減資條件
2020-12-01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2021-02-27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