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務犯罪中,挪用公款是較為常見的一項罪名,而挪用公款罪的行為表現按照挪用公款的具體用途,可分為三個種類,即進行非法活動、開展營利活動和超期未予歸還,關于后兩個種類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而第一類: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含義則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和認定。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如何認定?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是指挪用公款后,對被挪用的公款使用去向和用途屬于法律所禁止的活動范圍。
非法活動的范圍比較廣泛,既包括犯罪活動,也包括一般違法活動,如將挪用的公款用于走私、販毒、賭博等。判斷某行為是否屬于非法活動,不僅要看該行為是否違反了法律規定,還要看該行為是否實際給社會造成了危害。非法活動的司法認定,應建立在對社會一般人適用標準的基礎上,而不能采用適用于特殊人群的標準。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賭博、走私等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數額較大”和挪用時間的限制。挪用公款給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用于非法活動,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構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于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的,應當認定為挪用人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非法活動。
挪用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數額標準,參照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數額標準。
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標準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應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追究刑事責任的數額起點,同時授予各高級法院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各地的具體數額標準。應當說明的是,《解釋》中關于不受“數額較大”的限制,應當是指不受“超期未還型”和“營利活動型”挪用公款中的數額較大(即一萬元至三萬元)的限制。至于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時間問題,也應當區別情況,具體對待。一般來說,只要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數額達到規定標準的,均應當定罪。但如果挪用人挪用數額較大的公款用于非法活動僅一天、兩天就馬上歸還,且無繼續犯罪的,可以根據刑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視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確實需要定罪的,也可以根據刑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免予刑事處分。
對于最終判斷挪用公款行為是否達到犯罪標準、罪責的輕重程度至關重要,通過司法理論和具體實踐的結合,對“非法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和界定,可以為量刑、定罪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依據。
?哪些情形可能會構成挪用資金罪?
?挪用公款罪追訴期如何計算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調解方式有哪些
2021-01-04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定責之后賠償比例怎么分
2020-11-15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