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在物質滿足的前提下,很多人都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幸福。而對于廣大年輕人來說,精神藥品就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必需品。那么,我國法律規定的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是什么?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國法律規定的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是什么?
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罪(刑法第355條),是指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單位和個人,明知他人是吸毒者,而向其提供國家管制的能夠使人成癮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行為。非法是指沒有經過國家法律批準或授予的一切行為。
該罪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管理制度。聯合國《麻醉藥品單一公約》、《精神藥物公約》和《禁止非法販動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都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的生產、使用、輸出、輸入等等,作了詳細的規定。我國對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的管制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以及參照聯合國公約所制定的。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向吸毒者提供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成癮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所謂“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包括衛生部、公安部、農牧漁業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安鈉咖管理方法》(年衛藥第8號=,《麻醉藥品管理辦法》(國發103號=,《麻醉藥品生產管理辦法》(國藥聯二字第97號=、《麻醉藥品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國藥供字第612號、衛藥字第42號=,國務院《精神藥品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如果擅自提供給用于醫療、科研、教學的人以及需要使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病人,盡管違反了法律規定,亦不構成本罪。如果行為人出于故意向走私、販賣毒品等的毒品犯罪分子提供毒品,也不構成本罪,而應以走私、販賣毒品罪或者其他有關的毒品犯罪共犯論處。至于吸毒的人是否已經吸食、注射了行為人所提供的毒品,以及吸食、注射后是否成癮,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行為人提供毒品的行為必須利用了職務或工作上的便利,即利用了自己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上述藥品的職務或工作之便利,如醫生、藥劑師利用職務之便,違反規定向吸毒的人提供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如果行為人沒有利用職務之合,如醫生利用自己熟悉藥品庫房的機會,深夜從庫房盜取藥品后或者將自己非法持有如祖傳的、受贈的或者通過其他非法手段獲得的毒品提供給吸毒的人,則不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以他罪如非法持有毒品罪等論處。行為人利用職務之便提供,既可以發生在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上述藥品的過程中,也可以是在從事上述工作中事先截留在結束之后提供。行為人提供給吸毒者以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必須是無償的。有償的提供,包括貨幣交易、以物易物或以毒品換取其他勞務、抵償債務的,不屬于本罪的非法提供行為,其性質實為一種販賣毒品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依法從事生產、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人員和單位。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主體,單位包括生產廠家以及銷售、運輸、管理、教學科研、醫療等部門。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要求行為人有下列三個方面的明知:
1、明知提供毒品的對象是吸食、注射毒品的人、
2、明知對方是用于吸食或注射。
3、明知自己所提供的是毒品。
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毒品提供給他人,造成嚴重后果的,應以醫療事故罪等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因為精神類藥品的特殊性,非法提供精神藥品等的犯罪在我國一直屬于較嚴重犯罪。但是,具體還需要更具犯罪情節確定。
藥品購銷合同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貫徹實施藥品委托生產監督管理規定的通知
最新藥品安全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