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中的規定,在不作為犯罪當中具體分為了純正的不作為犯和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相信看到這里,大家都有點暈了吧。在對犯罪進行認定的時候,這其實也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么是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罪。
一、什么是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罪
不純正不作為犯罪,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犯罪形式。不作為,即消極的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的應盡義務的行為。有的犯罪只能由不作為構成,如遺棄罪、偷稅罪,這種犯罪稱為純正不作為犯罪;還有的犯罪雖然通常情況下由作為形式實施,但也可以由不作為形式實施,這種情況下構成的犯罪被稱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罪,也稱為不純粹不作為犯罪。
一、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罪有那些特征
不純正不作為犯罪中的特定義務是由犯罪人的先行行為引起的。筆者認為,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的先行行為具有以下內在特征:
1、危險性。在客觀上,行為人的先行行為要導致刑法所保護的某種社會關系處于危險狀態。
2、過錯性。行為人的先行行為的過錯性或是明顯表露于外,或是隱藏于內,需要結合其后續的不作為才能予以判斷。但無論如何,具有過錯性方成其為先行行為。
3、舉動性。消極的不作為不稱其為先行行為。如果先行行為是不作為,則意味著法益危害結果均系不作為所導致,對行為人定罪就須依刑法的明文規定。這樣定罪就是純正不作為犯罪問題,而不是不純正不作為犯罪問題。
4、意志性。該先行行為必須處于行為人的意志控制之內,并體現行為人的意志,即主觀方面。
5、同一性。先行行為體現出來的行為人主觀狀態,同定罪罪名所要求的犯罪行為的主觀狀態必然一致。先行行為是過失導致危險狀態的,只能定行為人不純正不作為的過失犯罪;反之,故意造成危險狀態的,則定性為不純正不作為的故意犯罪。
6、隱蔽性。孤立地看待先行行為往往是沒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甚至可以說常人也經常性地犯這樣的錯誤,它只有結合行為人后續的不作為才能體現出重大的社會危害性。
我們才能大概的知道《刑法》中規定的那些犯罪屬于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罪。說的簡單點,既可以是由作為構成犯罪,同時也能是由不作為構成犯罪的。
職務犯罪的種類有哪些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拒保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