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構成放火罪。而且不論出于何種動機,都不影響放火罪的成立。不過放火的動機影響量刑。那么,放火罪是如何處罰的?若你不清楚的話,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放火罪是如何處罰的
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體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 放火、決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人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放火罪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條文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
“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另外,對于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但在司法實踐中,在處理具體放火案件時,對于某種放火行為是一般放火行為,還是構成放火罪,有時發生意見分歧。如果沒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但是被司法機關認定為放火罪,最好是及時請專業的辯護律師與司法機關溝通,早日脫離牢籠。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怎么計算刑事犯罪追訴時效
對共同犯罪人如何處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人房產轉讓協議的格式
2020-12-11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土地出讓房子就可以轉戶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