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社會保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關系到全體民生的社會事業,所以國家在相關的法律制度當中也高度的關注社會保險的相關事宜,雖然說社會保險的收費也是帶有強制性的,一般都是連續性的計算繳費年限的,所以有些出現過臨時性斷交的這部分人群就非常的關心在我國社保補繳時間限制嗎?
一、在我國社保補繳時間限制嗎?
正常情況下,一般單位只能做2個月的補交,如果需要更長時間只好通過一些代理機構來操作。且社保是從1993年1月1日開始的,社保金最早能從1993年1月1日開始補起,在這個之前的是補不到的。有問題可以直接咨詢當地社保局。
社保指一種社會保險或保障機制,具有強制性,是對中國公民最基本的保障。然而在社保繳納過程中,一些人會因為某種原因中斷繳費,但又為了獲取完整的社保時間段,需要補交社保,這樣的一種情況被稱為社保補繳。
社保補繳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社保中斷繳費,中間幾個月沒有繳費,而現在由于招調或者落戶其他原因,需要補之前沒有交到的部分,從而獲得完整的社保時間段,以確保招調落戶等工作正常認可。 正常情況下,一般單位只能做2個月的補交,如果需要更長時間只好通過一些代理機構來操作。
二、注意事項
社保政策是最多可以補交兩年,意思是從補交的月份開始像前推算(是按補交的時間段來計算,不是按累計月份計算。例如:10年4月-09年4月的任意的一個時間段,都是按一年來計算。如10年4月-09年的3月到08年的4月任意一個時間段都是按兩年來計算,只單獨補交08年9月這也是按兩年來計算)。
因購買樓房所需貸款而補交5年社保的,需要注意是否可以在社保中心那里查詢到數據,如果可以查詢到就可以辦理補交,如果查詢不到,貸款還是不會被批復的。
(一)養老、醫保不足繳費年限的補繳:
須填寫參保人員補繳申請表,送市社保中心領導審批后,到市社保中心稽核科窗口打印繳費核定通知單,然后到相應的地稅辦稅服務中心辦理繳費手續。
(二)外地調入人員的超齡補繳:
戶口已遷入本市且通過本市組織、人事、勞動部門將其行政關系調入本市的人員,調入時沒有超過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年齡的,免于補繳超齡養老保險費,按規定辦理了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手續后,其調入前所在地未開展社會養老保險的年份中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若超過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年齡的,還應當由接收單位為其補繳超齡養老保險費,補繳后,其調入本市之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
1、補繳超齡養老保險費的計算辦法:
調入時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2(月)×(30% 超齡年限×1%)×超齡年限。
超齡年限=調入時實際年齡-規定年齡。(超齡年限中的月份數,6個月以下的按半年計算,7個月以上的按一年計算)
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年齡:
獲得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人員:男50周歲、女工人40周歲、女干部45周歲;
獲得初級職稱和未獲得職稱的人員:男45周歲、女工人35周歲、女干部40周歲。
2、補交時須提供:勞動或人事組織部門的調令原件及復印件、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職稱證書;軍人配偶在異地參加養老保險且按規定將養老保險轉移到軍隊,須提供:退出現役軍人《干部調入申報戶口證明信》復印件、軍人配偶調入本市的調動手續原件與復印件、軍人配偶本市戶籍證明復印件。
實際上每個地方對社會保險的補交時間和其他細則的規定上都有差別,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只允許補交兩個月左右的社會保險,所以超出的時間過長的話就只能委托給一些專業的機構。不過有些社會保險管理中心也可能會審核當事人中間出現社會保險斷交的具體原因的,根據具體的原因對補繳的時間限制可能也會差別對待的。
2020年上海購房限購政策社保補繳是否可以
社保補繳工資原始憑證是怎么規定的
公司倒閉社保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結婚彩禮的法律規定2019年是怎么樣的
2020-11-13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