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往往就會構成騙取貸款罪。而在對行為人正式定罪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法律規定的騙取貸款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臺的《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下稱《規定(二)》)第二十七條規定(以下簡稱“四種情形”),應予立案追訴:
(一)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的;
(四)其他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在此之前,公安部經偵局已率先于2009年作出了《關于騙取貸款罪和違法發放貸款罪立案追訴標準問題的批復》,其基本精神與上述規定也是一致的。不過應注意該解釋的溯及力問題。關于刑事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兩高”《關于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確立的是“無舊從新,有舊從舊兼從輕”的做法,且規定對于在司法解釋施行前已辦結的案件如果無錯誤就不再變動。
認定該罪,必須將該罪立案追訴規定同該罪法條結合起來全面分析,而不能孤立地理解《規定(二)》第二十七條,否則,對該罪的認識就會發生偏差。比如,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明確規定,該罪必須具有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這是構成該罪的必要條件。而孤立地分析《規定(二)》第二十七條,則似乎只要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一百萬元以上,或者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貸款,不管是否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均可定罪。實際上并非如此。通過立案偵查,如果發現行為人騙取貸款一百萬元以上,或者多次騙取貸款,并且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實際經濟損失在20萬元以上,或者雖未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但卻利用貸款進行非法活動,情節嚴重,自應以該罪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經過立案查明,行為人僅僅騙貸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或者多次騙貸,卻并未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造成實際損失,亦未利用貸款進行任何非法活動,那就明顯屬于一般的市場背信行為,并未給金融管理秩序造成實際危害,并未觸犯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當然不應以該罪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騙取貸款罪立案標準的內容,現實中有了相應行為之后,還要看是否滿足法律規定的此罪的立案標準,如果不滿足,那么就不能以騙取貸款罪定罪處罰。關于騙取貸款罪如何處罰的問題,你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騙取貸款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騙取貸款罪如何處理
騙取貸款罪與貸款詐騙罪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
2021-01-25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拆遷補償是按照人口數還是房屋面積進行補償
2021-02-17對拆遷補償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