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罪從前叫做偷稅罪,不過從刑法修正案七對名稱進行修改之后,就變成了逃稅罪。這個犯罪主要是指負有納稅義務的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謊報、不報逃避繳納稅。此罪的犯罪主體比較特殊,那么你知道具體包括哪些人嗎?律霸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逃稅罪的犯罪主體有哪些
逃稅罪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僅限于具有納稅義務或者扣繳稅款義務的人(包括單位和自然人):
(1)納稅人;
(2)扣繳義務人。
①只有法律規定具有納稅義務或者扣繳稅款義務的人,才具備逃稅罪的資格;其他人不成立逃稅罪,但可以成立逃稅罪的共同犯罪。
②代征人是指接受稅收機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的委托,按照代征證書的要求,以稅務機關的名義依法代征少數零星分散的稅收的單位。代征人屬于刑法典第93條規定的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行為主體,不屬于逃稅罪的犯罪主體。
二、逃稅罪主觀方面是怎樣的
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
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三、逃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綜上可知,逃稅罪的犯罪主體僅包括具有納稅義務或扣繳稅款義務的人,此時是包括了自然人和單位的。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即使有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那么也是不能構成該罪的。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都可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
逃稅罪的共同犯罪怎么認定
逃稅罪量刑標準2018 ?
逃稅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國有土地拆遷補償款比私有要多嗎
2020-11-13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