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合法占有的財物非法據為己有構成侵占罪,將他人占有的財物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據為己有,則構成搶劫罪,那么與人合謀搶走自己保管的財物構成什么罪?律霸小編整理一則案例,通過這則案例,你能夠對此種行為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詳情請看下文。
案情:
2014年1月24日,王某想到銀行取現(xiàn)金10萬元,與吳某商定讓其次日幫忙陪同取款。吳某連夜與張某商定,由張某在銀行門口假意實施暴力,將吳某手中的現(xiàn)金搶走。次日,張某如約而至。王某取款后將現(xiàn)金交給吳某,自己則緊跟其后。張某發(fā)現(xiàn)兩人出來后,即對吳某假意用力一推,吳某即將現(xiàn)金袋脫手甩出,張某一把撿走后快速逃離。吳某借力腳步一滑,摔倒在路沿造成骨折(經鑒定為輕傷),一時不能起身。王某趕忙詢問吳某情況,吳某謊稱遭到搶劫,假稱自己完全無法行動,讓王某不要追趕,先將自己送往醫(yī)院。后張、吳二人分贓時被公安機關抓獲。
分歧意見:對吳某與張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四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成立侵占罪的共犯。第二種意見認為,成立搶劫罪的共犯。第三種意見認為,成立搶奪罪的共犯。第四種意見認為,成立盜竊罪的共犯。
評析:筆者贊同第四種意見。具體理由如下:
侵占罪的實質是變合法占有為非法占有。本案中吳某只是按照王某的指示行事,是在王某的監(jiān)督之下管理財物,吳某僅是一個占有輔助者,現(xiàn)金的實際占有人仍是王某。吳某與張某共謀后積極破壞王某對財物的占有關系,不符合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特點。因此,吳某和張某不成立侵占罪。
搶劫罪中行為人之所以實施暴力,是為了排除或者壓制被害人的反抗,以便當場順利取得財物,因此暴力在客觀上必須具有現(xiàn)實性。本案中,吳某與張某共謀假意實施搶劫,讓王某誤認為財物被搶劫,盡管張某確實導致了吳某輕傷,但這個傷害結果是張、吳二人為共同實施犯罪計劃而對侵害行為的一種概括性承諾,即不存在人身權利方面的法益侵害。張某實施“暴力”也不是為了壓制他人的反抗,而是想以一種平和的方式取得財物而演的一出戲,因此,吳某和張某不成立搶劫罪。
搶奪罪雖不排除暴力,但暴力必須針對物實施。與其說張某從吳某手中奪走了現(xiàn)金,還不如說張某是按計劃從吳某手中拿走了現(xiàn)金。即便張某不對吳某假意實施暴力,而是直接從吳某手中奪走現(xiàn)金,也不符合搶奪罪的特點。
筆者認為,張某和吳某的行為宜定盜竊罪。理論界在認定盜竊罪上經歷了從“客觀秘密說”到“主觀秘密說”再到“平和手段說”的發(fā)展過程。“客觀秘密說”過于限制刑法的處罰范圍,已被理論和實務界否定。“主觀秘密說”要求行為人自認為采取的是不被被害人知曉的方式取得公私財物,其實質在于行為人自認為是隱秘的,至于事實上是否隱秘并不影響盜竊罪的認定。隨著盜竊犯罪行為樣態(tài)的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以主觀秘密說來區(qū)分盜竊罪與其他財產犯罪也顯露出不完備之處。因此,有學者提出了“平和手段說”,即盜竊只要以非暴力手段,未取得持有人同意或違背持有人意思,取走其持有物即可,至于行為是否秘密或公開,與持有關系的被破壞無關。
就本案而言,從主觀上來講,吳某之所以不自己拿著現(xiàn)金逃跑,非要和張某共同演一出被搶的戲,是因為在吳某看來,采取這種看似暴力實則平和的方式不會被王某發(fā)覺。吳某、張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被害人王某的意志,采取平和的方式,將王某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占有,應成立盜竊罪。
以上內容由律霸小編整理提供,相信通過上述內容,你對侵占罪和搶劫罪有了一個認識,關于上述案例,到底應該認定為侵占罪還是搶劫罪、盜竊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上述內容能夠幫助你理解,謝謝瀏覽!
搶劫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侵占罪的數(shù)額標準
侵占罪和盜竊罪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企業(yè)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合伙企業(yè)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1-28商標糾紛能進行法院調解嗎
2021-02-11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噪音擾民的時間規(guī)定
2020-11-30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