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勞動爭議以后,當事人可采取哪些途徑解決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的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采取下列條途徑解決糾紛:
1、協商解決;
2、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調解;
3、向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注:向勞動爭議仲裁爭議委員會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提,不經勞動爭議仲裁,就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哪些爭議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可以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仲裁申請書一式兩份;
3、證明爭議事實的相關證據材料。
四、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仲裁申請書應當包含以下內容: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五、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的規定,判斷所申請爭議事項是否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判斷申請仲裁的事項是否已經超過仲裁時效。2008年5月1日后發生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為一年,之前的為六十日。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3、從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注冊地、社會保險參保地、勞動合同履行地等信息入手,判斷仲裁申請應當向濰坊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還是各縣市區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各主要城市對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有何規定
2021-01-26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