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內容:當事人要求仲裁的,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書面申請。未提出書面申請的,時效屆滿后就不再有申請權,仲裁機構也不再受理。
勞動仲裁是指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居中公斷與裁決。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發生以下勞動爭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需注意什么
第一,應注意寫好申訴書。
根據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應提交申訴書,并按被訴人數提交副本。
申訴書應當寫明下列事項:
(1)當事人的身份事項,包括職工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工作單位、住址、職務,用人單位的名稱、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申訴人應當將自己與被申訴人發生爭議的原因、過程、希望如何處理等問題全面、準確、簡練地寫清;
(3)證據和證人的姓名、住址,提供有關爭議情況的各種證據和證人,務必確實充分;
(4)申請日期。
第二,應注意申訴期限。
根據《勞動法》第82條規定,當事人要求仲裁的,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在規定的時效期內,當事人未提出書面申請的,時效屆滿后就不再有申請權,仲裁機構也不再受理。但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60日期限而行使申訴權利的,仲裁機構可以受理。
第三,要向有管轄權的仲裁機構提出申請。
根據《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17條關于“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向勞動爭議發生地的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但是,按規定應當由設區市的仲裁委員會受理的除外。
如果發生勞動爭議的單位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當事人應當向職工當事人一方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四,要按規定的期限履行調解書或裁決書確定的義務。
一方當事人對生效的調解書或裁決書不履行的,另一方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坐牢的人多久可以探視
2021-02-11認定書復核需要幾天出來結論
2021-02-07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