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膜穿孔刑事責任會承擔嗎?
應及時報警, 根據傷情鑒定結論確定對方是否構成故意傷害罪,構成輕傷時追究對方刑事責任的同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賠償數額依據相關憑證計算。刑事責任可能判處三年及其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緩刑。
綜合上面所說的,刑事責任一般都是屬于構成了犯罪才會承擔的責任,對于耳膜穿孔就要進行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定,但對于此行為只要是屬于故意傷害他人的,那么就一定會被判刑,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執法人員都會結合法律的依據來進行辦理。
二、故意傷害的區分
1、與一般毆打的界限
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即按規定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2、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
就一般情況講,兩罪并不難區分,但在碰遇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3、與過失致人死亡的界限
在故意傷害致死的情況下,二者相近之處是:在客觀上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在主觀上行為人對死亡結果的發生往往都表現為過失的心理態度。二罪根本區別在于,前罪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其死亡結果是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而后罪沒有犯罪的故意,是由于過失致人死亡。司法實踐中,依據案情查明行為人有無犯罪故意,對劃清二罪的界限,至關重要。
4、強奸、搶劫過程中情節
一般作為相應罪的加重情節,不再按故意傷害罪論處。
5、與其他犯罪
《刑法》第234條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即行為人在實施其他犯罪的過程中,傷害他人,《刑法》另有規定的,應按有關條文定罪量刑。如犯強奸、搶劫、放火等罪致人傷害的,應分別依照各相應條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傷害罪論處。
誰來承擔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哪些情況下不負刑事責任,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父子不用兒子扶養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1-29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