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下法律援助會被終止
1、受援人的經濟收入狀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
2、案件終止審理或者已被撤銷的;
3、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師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4、受援人要求終止法律援助的。
二、申請法律援助需提交哪些材料
1、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代理申請人還應當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2、經濟困難的證明。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國家設立法律援助制度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障經濟困難的群眾也請得起律師或其他法律服務代理人、打得起官司,因此,一般情況下,公民申請獲得法律援助必須提供能夠證明自身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的材料。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提供經濟困難證明。
3、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主要是一些能夠證明案情的材料。目前階段,法律援助還不能覆蓋困難群眾的全部法律需求,能夠獲得法律援助的事項主要是一些和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所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范圍,法律援助機構將根據所提供的材料作出判斷。
法律援助機構如果認為所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可以要求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如果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申請將被視為撤銷。
三、申請法律援助需具備什么條件
l、有常住戶口或者暫住證;
2、司法機關或勞動仲裁機構己立案或具備立案條件的當事人;
3、有事實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法律幫助的;
4、因經濟困難(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125元或以下,農村村民家庭人均月收入50元或以下),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經濟困難一般有5種類型:①城鄉貧困家庭成員;②政府供養人員(福利機構工作人員除外);③五保人員;④低保人員;⑤自然災害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困難。對有重大影響的群體性案件,可以不受經濟標準限制。
四、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1、農民申請法律援助前應先到對案件有管轄權的法院、法庭或仲裁機構申請立案;
2、按要求填寫《法律援助申請表》,并提交身份和經濟狀況證明及與本案有關的證據資料;
3、將填寫好的《法律援助申請表》及有關資料遞交法律援助中心(站)工作人員審查,并如實回答工作人員的提問;
4、法律援助中心(站)自收齊申請材料起5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并區別以下不同情況,書面通知申請人:
①對給予法律援助的,法援機構應當與受援人或者其監護人、法定代理人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書;
②對不給予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中心(站)應向申請人發出不予援助通知書;
③申請人對不給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縣司法局申請復議,司法局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申請法律援助,需要提交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證明、經濟困難的證明以及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以上就是律霸網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申請法律援助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