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糾紛解決問題的建議和對策有哪些方法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上的缺陷,也與離婚案件自身性質和農村的風俗習慣、社會環境有關,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對策。
加強對當事人的訴訟指導。
一方面,對于訴訟能力差,又因經濟困難無力聘請代理人的農村婦女,法院在依法減免其訴訟費的同時,應當主動與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聯系,為其申請法律援助,由律師無償為農村婦女提供法律援助,提高農村婦女的訴訟能力。另一方面,法院要強化庭前指導,提高當事人的舉證能力。在受理案件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明確告知舉證責任及舉證范圍,使當事人了解“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以及舉不出證據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法院可以明確列舉出離婚案件當事人應在哪幾方面提供證據,例如,要求當事人提供婚前感情基礎、婚后相處情況、婚姻現狀及感情是否破裂、財產及債權債務、子女撫養能力等方面的證據及其他有關證據。法院還應當告知當事人對自己無力提供的一些證據,可以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最后,法官在庭審中應指導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舉證、質證和辯論。當訴訟能力較差的農村婦女沒有發現對方證據存在的矛盾、錯誤或不實之處時,法官應主動詢問相關事實,使對方證據存在的矛盾、錯誤或不實之處暴露出來,從而降低對方證據的證明力,使對方承認某些有利于女當事人的事實。
缺席審理離婚案件應慎重。
一是多做被告近親屬的思想工作。對確需公告送達訴訟材料后被告仍不到庭應訴的案件,說明法院審理被告下落不明離婚案件適用的程序及缺席審理的法律后果,從而引起被告及其親屬的重視,爭取通過被告的近親屬通知被告到庭應訴。二是認真審查證據材料。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關系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在審理涉及公告離婚案件缺席審理時,對原告提供的證據要認真細致地進行審查,特別是涉及到夫妻感情破裂的證人證言,應該通知出具證言的證人出庭作證。對共同財產、共同債權債務,最好通過當地基層組織調查核實。同時,加強與被告親屬的溝通,盡量減少日后可能出現的纏訴。三是妥善處理子女撫養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父母有撫養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對被告下落不明而判決離婚的案件,原告有先行撫養子女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判令子女由原告攜帶撫養。若夫妻有共同財產的,對原告應適當多分;若沒有什么共同財產,可判令被告負擔部分撫養費,待其出現時再申請執行。四是多做服判息訴工作。對下落不明的被告出現并到法院纏訴的,應當對其進行耐心疏導解釋,說明判決的法律依據,特別是公告送達的有關規定,說服其服判息訴,同時告知其若有共同財產沒有分割的,可另行起訴;若要求撫養子女并有能力撫養時,告知其另行提起變更撫養權訴訟
解決財產權保護難的措施。
首先,堅持當事人舉證與法院查證相結合的原則,確保婦女權益的實現。法院審判追求的目標是實質公正,而不僅是程序公正。從事民事審判的法官要糾正忽視調查取證的思想傾向,在當事人提供證據為主的前提下,還要依職權或依申請進行調查取證。農村婦女對男方財產不清楚,對于其不能提供的證據,只要其提供證據線索,即認為已舉證,具體證據由法院依職權調取,然后再由雙方進行質證,根據質證情況,按照照顧婦女利益的原則予以判決。其次,在離婚案件中,充分考慮婦女對家庭的隱性貢獻,給予婦女適當的補償。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是無法用貨幣來衡量的,在離婚時,應當充分肯定女性對家庭的情感付出,由男方給予婦女適當的補償。法官在審理這類案件時要向農村婦女釋明,農村婦女因其對家庭的隱性貢獻,有權要求男方給予適當補償。關于補償數額的確定,筆者以為在無相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的情形下,應由法官根據具體案情行使**裁量權,且這種**裁量權的行使應當得到尊重。
總之,法院在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婚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有待進一步具體明確,實踐操作中各地法院應盡力做到法律適用統一,共同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擴股是不是收購
2020-11-10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工程勞務合同家屬終止有效嗎
2021-01-25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