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罰
根據刑法第142、150條的規定,以及《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刑事案件具體問題的解釋》
犯本罪,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上述規定處罰。
二、認定標準
1、本罪與過失銷售劣藥的界限
由于目前劣藥在市場中大量存在,以及銷售主體的多元化,所以因為缺乏藥品專業知識和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過失銷售劣藥的情況也相當普遍,但銷售劣藥罪只能由故意構成,所以,過失銷售劣藥即使造成了嚴危害結果,也不構成犯罪。
2、本罪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界限
本罪的犯罪對象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對象存在從屬關系,因而易于混淆。但兩罪在犯罪客體、犯罪對象以及認定標準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生產、銷售劣藥,如果對人體健康未造成嚴重危害的,不構成生產、銷售劣藥罪,但如其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根據刑法第149的規定,應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如果生產、銷售劣藥,既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其銷售金額又在5萬元以上,對此情況,應按照刑法第149條第2款的原則處理,即依照處刑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本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二者除犯罪主體不同外,在客觀方面也有所不同。生產、銷售劣藥罪在客觀上有生產、銷售行為;而詐騙罪的行為人利用欺騙的手段,把根本不具有藥品效能的物品當作藥品詐騙錢財,甚至不考慮其外觀和包裝。
4、本罪與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界限
兩罪的區別在于:第一,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犯罪對象是劣藥;后者犯罪對象是假藥。第二,犯罪的客觀方面的認定標準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只要有“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危險狀態就能成立;生產、銷售劣藥罪則須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才能成立。
在近幾年中,隨著國家相關的部門的不斷普及,公民和企業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的手段進行牟利,不僅會侵犯到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擾亂整個社會的秩序治安,在這里也是提醒各位企業經營者,一定要做到合法經營,保障大家的權益。
藥品購銷合同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醫院賣假藥應雙倍賠償
最新藥品安全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