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刑事訴訟中傳喚證人可以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根據以上規定,傳喚不能適用于證人。目前,由于證人保護制度不完善,證人不愿意作證的情況還存在。對此,執法部門應進行詳細的法律宣傳,并耐心細致地做好證人思想工作。
二、如何理解證人作證的義務?
在中國,訴訟中證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61條也有類似規定。中國法律規定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證人可能作虛偽陳述,也可能由于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證言失實,因此對證人證言應認真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47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也規定,證人證言“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上所述,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案情知曉的個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出庭作證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公安機關在破案過程中,一般是到證人住所進行證據的采集。傳喚是針對犯罪嫌疑人的,所以說傳喚證人是不適用的。對于收集來的證言,司法機關必須要認真甄別,經查證屬實的,才能作為證據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拆遷補償打官司要多長時間
2020-12-13陸河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