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沒批捕公安局需要案審怎么辦?
檢察院不批捕公安機關應該接到通知后立即放人。如果有繼續偵查的必要,公安機關可以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二、檢察院批捕的時效是多久?
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后,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三、哪些情況下可以不予逮捕?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如由于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應負刑事責任;雖有犯罪事實,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上述四種情形,均屬于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情形,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綜上所述,檢察院拿到批捕申請材料后,經過審查,認為公安機關提供材料有問題,不能執行逮捕的,公安機關有異議的可以提出復議。當然,如果要進一步對案件偵查,還需要對當事人采取措施的,可以由刑拘變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關于交通事故骨折賠償
2021-02-02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