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案件拘留在什么地方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是會關押在看守所的,而刑事拘留會有一定的期限。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三條 公安機關拘留人的時候,必須出示拘留證。
拘留后,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羈押,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除無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通知可能有礙偵查的情形以外,應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有礙偵查的情形消失以后,應當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
第一百一十六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負責進行。訊問的時候,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
刑事拘留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其一,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 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于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61條和第132條對于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1、刑事訴訟法第80條采用列舉的方式,規定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機關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2)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3)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 犯罪證據的。
(4)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在刑事訴訟中,除公安機關依法擁有決定拘留和執行拘留的權限以外,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32條的 規定;人民檢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對于具有以下兩種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權決定拘留:
(1)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后,由公安機關執行。
司法機關在對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之后,需要將嫌疑人、被告人送往看守所羈押,也就是說一般刑事案件都是在看守所內羈押嫌疑人、被告人。而在羈押期間,可以委托律師進行探視,當然也可以委托律師申請取保候審,但前提是要滿足取保候審的條件。
檢察院刑事拘留期限是多久,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沒有立案能夠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嗎?
刑事拘留最少幾天,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