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個律師不能同時為同案犯兩人以上提供辯護,這是為了避免串供的情形出現,那么一個律師可以同時為兩個人辦理取保候審嗎?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詳情請看下文。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法律咨詢:
團伙犯罪是不是主犯被保其他人就可以出來?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是不是能做取保一般就代表沒什么事了?謝謝
律師解答:
實踐中一般不可以。律師取保候審一定是作為辯護人或者提供法律幫助的形式出現。目前來說,一個律師一般不能同時為一個案件的兩個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提供辯護或者法律幫助,因此,一個律師一般不能為兩人取保。
能取保就說明案情不是很嚴重,實踐中一般是可以判處緩刑或者免于刑事處罰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才會取保。
相關法律知識:
適用條件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這是司法機關辦理取保候審的最主要法律依據。上述第一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某種刑罰,就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初步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承辦案件的司法人員所認定的對其可能判處的刑罰,絕不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所觸犯的刑法條文某一條款的法定最高刑,更不是指該條文規定的某種罪名的法定最高刑。第二種情形中所謂的“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是指根據司法機關已經查明的涉嫌犯罪事實,盡管可以認定其所犯罪行比較嚴重,且根據其對應的刑法條款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是,如果對其適用取保候審也不會發生社會危險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