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權的五大原則
依法監督
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離開了憲法和法律的監督就失去了法律依據。人大監督的對象、內容、范圍和方式都要嚴格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定的程序,對法定的對象進行監督。是否需要行使監督權,如何行使監督權都要以法律為準繩。只有堅持依法監督,監督才能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
職權分工
或者說是不包辦代替的原則。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要做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就必須遵循憲法規定的國家機關職權分工的原則。憲法和有關法律在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統一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前提下,明確劃分國家的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并規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這樣規定既可避免權力過分集中,又能使國家機關各項工作有序有效地進行。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權,不允許侵犯和代替其他國家機關的職權,不能包辦代替“一府兩院”的工作。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責成“一府兩院”予以處理解決,人大常委會不直接處理或辦案。
監督大事
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職權主要應是涉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重大問題。人大監督的內容應該是國家和地方事務中那些帶有根本性、長遠性的重大事項。即工作監督要抓大事,法律監督要抓典型。如果事無巨細,樣樣都管,就容易干擾“一府兩院”的正常工作。
集體行使權力
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監督的顯著特點,是集體行使監督權。即監督意向的確定,監督行為的實施,監督結論的形成,都要按照法定程序,經過集體討論,通過會議表決來決定。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個人視察、調查只能提出意見和建議,或為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權提供信息和建議。主任會議和常委會的工作機構也主要是為常委會的監督做必要的準備和組織協調、了解督辦等工作,不能直接做出決定和進行處理,任何處理決定都由人大及其常委會集體做出。
堅持黨的領導
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一府兩院”和它的工作人員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必須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進行。重大問題,必須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原則,必須堅決執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
2021-02-18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未出生的小孩能享受拆遷補償嗎
2020-12-06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方式及項目是什么
2020-11-21征地拆遷維權為什么要請律師
2021-01-26拆遷時,房屋被認定為違建怎么維權
2021-03-25什么情況下法院會進入司法強拆程序
2021-03-08企業拆遷補償辦法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