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第133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從立法規定來看,交通肇事罪的主體并不僅是機動車駕駛人,雖然學術界對于行人能否成為交通肇事罪的主體還存有爭議,但現在普遍的觀點是非機動車駕駛人與行人若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導致發生重大事故,也可構成交通肇事罪。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已有因行人違法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相關案例。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認定行人是否構成交通肇事取決于以下因素:
一、案發道路的具體情況;
二、行人是否違反了應遵守的交通規則;
三、如行人存在違法行為,與校車事故發生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行人民事責任需分情形認定
第一種情形是行人違法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機動車損害,行人自身未受損害,機動車一方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129條“緊急避險”的規定,要求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即違法行人承擔民事責任。第二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致使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行人遭受損害,機動車未受損害,此時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第三種情形是行人違法與機動車發生事故致使雙方均有損害的,對于行人一方的損失,可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的規定向機動車一方索賠,但對于機動車一方的損害,是否可以向同樣受損害的行人進行主張,現有法律還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對此種情況一般不予支持。
另外,機動車上第三人如果因行人違法發生事故而受損害,這時的責任分配問題比較復雜,受損害的第三人能否依據侵權責任法直接向行人主張侵權責任,取決于行人對違法行為可能產生的損害結果是否具有主觀過錯,以及行人違法行為與第三人受損害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約定不得轉租可以分租嗎,轉租的條件
2021-01-25行政賠償訴訟的管轄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8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土地流轉金遲遲沒有到賬,農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