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與死刑有關的特殊主體主要是未成年人、孕婦、精神病人和老年人。除此之外,哺育期母親、精神障礙人、聾啞人等也屬于刑法上的特殊主體,其身份對定罪量刑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中國刑法沒有將這些特殊主體納入免死的對象范圍。因此我國在適用死刑時一般比較嚴格:
1、對死刑適用對象范圍予以嚴格限制;
2、設置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規定;
3、確立嚴格的死刑核準程序。
為更好地對適用死刑有一個全面地了解,現就在適用死刑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這一說明。
一、對懷孕婦女適用死刑的情況
按照我國刑法規定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這里包括死刑緩期執行,但這就有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人工流產的和自然流產的情況,為此特作一說明。
1、在關押期間或在法院審判時作了人工流產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這里包括案件起訴到法院前,被告人在關押期間,被人工流產的,及法院受理時被告人是懷孕的,準備做人工流產后的都不適用死刑,也就是說,審判機關不得判處死刑或死緩。
2、對懷孕婦女在羈押期間自然流產的審判時也不適用死刑。
懷孕婦女因涉嫌犯罪被羈押,在羈押期間自然流產的,不適用死刑,但如果因另外其他的罪被起訴或交付審判的除外,也就是說,如果被告人在被抓時是甲罪,則無論被告人是人工流產還是自然流產,都不能以甲罪判處被告人死刑,但如果偵查機關在被告人已作了人工流產后又發現了乙罪,并且乙罪可以判死刑的,則應當判處死刑,不受上述限制。
二、犯罪時未成年的不適用死刑
這里指犯罪的時候未成年的不適用死刑,也就是說在審判的時候不管行為人是否已成年都不適用死刑,也包括死緩。
三、中國法律規定75歲以上老人不判死刑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三、在刑法第四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四、精神病人
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別
2020-12-26投保率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