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司法鑒定可以撤銷嗎這一問題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相關司法解釋也沒有明確進行解釋闡述。小編翻閱相關書本,對司法鑒定可以撤銷嗎這一問題進行了總結歸納。其中,當事人可以主動撤銷但是,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不能撤回。接下來小編為你詳細解讀。
一、當事人可主動撤銷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托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二、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不能撤回
通常而言,較于一般的言辭證據,鑒定意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證明力。司法實踐也表明,法院對鑒定意見的采信度通常比較高。司法鑒定以其科學性、客觀性、權威性、中立性,成為捍衛司法公正的“科學衛士”。
1、鑒定意見是鑒定機構形成的專業結論,無論是鑒定機構及人員的資質,還是鑒定程序,法律都有嚴格的規定。
(1)從事鑒定活動的機構和人員是特定的,能進入法院司法鑒定名冊的鑒定機構是經過嚴格挑選并具有相應資質和能力的機構,從事具體鑒定活動的人員也必須是具有專門技能并經過認證的專家,因此,司法鑒定不像一般的認識活動那樣具有較大的自由度,鑒定意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2)與證人證言不同,證人可能會受到主客觀環境的限制或利害關系的影響作出與事實不符的證言。而鑒定機構是隨機抽取的,鑒定人員也與案件無涉,司法鑒定具有天然的客觀中立性。
(3)司法鑒定有嚴格的程序,鑒定機構和人員具有明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鑒定機構從開始接受委托到最終出具結論,每一個程序都要受到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約束,鑒定人員要對自己出具的鑒定意見負責,一旦違法鑒定,就要承擔民事賠償或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因此,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看,鑒定意見的真實性也更高。
(4)從法理上分析,鑒定意見實質上是一種判斷意見,是專家在其知識所及的范圍內對被鑒定事項以技術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它以分析判斷為內核,以法律形式為外殼,兼具專業性和法律性。這種判斷意見一旦作出并被法院查證屬實后,就取得了證據的地位,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鑒定機構在接受法院委托后,就通過鑒定行為參與到訴訟中來,其行為對案件的處理結果產生了實質性影響。如果允許鑒定機構在作出鑒定意見后任意撤回,不僅可能會造成審判活動失序,還會影響法院的司法權威。
(5)從委托關系來看,司法鑒定是經當事人申請或法院依職權啟動后,由法院向鑒定機構出具司法鑒定委托函,在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該委托行為即已結束。既然委托行為已經結束,鑒定機構也就無權單方撤回其鑒定意見。
因此,鑒定機構在出具鑒定意見后不得自行單方撤回。同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司法鑒定程序通則》是目前管理司法鑒定工作的法律依據,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司法行政機關也只是對違規司法鑒定規定了處罰措施,但并未授權司法行政機關變更、撤銷司法鑒定意見。所以,鑒定意見一旦出具,就不能撤銷。
綜上所述,關于司法鑒定可以撤銷嗎這一問題,當事人可主動撤銷但是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不能撤回。當事人可以主動撤銷是我國法律對于當事人權益的一種保護,使得當事人有權利決定是否撤銷鑒定。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不能撤回成為鑒定機構的行為準則和行為約束,使鑒定機構實施其行為時會謹慎小心,提高鑒定的公平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進而提高司法審判的準確性。
司法鑒定期限是多久,司法鑒定是多長時間
如何推翻司法鑒定結論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擔保法施行前約定保證期限至主債務全部清償后終止的債權人如何向
2021-02-22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