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
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3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91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懲治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秩序,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對審理此類案件具體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編造恐怖信息,傳播或者放任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應認定為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
明知是他人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應認定為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第二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一)致使機場、車站、碼頭、商場、影劇院、運動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秩序混亂,或者采取緊急疏散措施的;
(二)影響航空器、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正常運行的;
(三)致使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廠礦企業等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斷的;
(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區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生檢疫等職能部門采取緊急應對措施的;
(六)其他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
第三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
(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
(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
(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鄉鎮、街道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的。
第四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造成嚴重后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三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縣級以上區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妨礙國家重大活動進行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同時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處罰。
第六條本解釋所稱的“虛假恐怖信息”,是指以發生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劫持航空器威脅、重大災情、重大疫情等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事件為內容,可能引起社會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機的不真實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現金支票日期填寫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8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怎樣進行公司破產申請的受理審查
2020-12-09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