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包括哪些方式?
(一)自行辯護
(二)委托辯護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三)指定辯護
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辯護權是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利,無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質有多么的惡劣,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始終都是受法律保護的。不過,辯護也并不是要幫助嫌疑人逃脫法律的制裁,因為辯護意見也得有相應的法律依據才行。
扒竊案辯護詞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無罪辯護罪輕辯護需要注意哪些風險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名只簽單個姓氏有效力嗎
2021-02-19財產公證可否進行財產分配
2020-12-10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