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權申請回避的主體刑事包括什么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申請仲裁員回避的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分怎么提前解除或撤銷
2021-02-07人事爭議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的限期是多久
2021-01-09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