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抗訴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二、刑事抗訴期限一般是多久?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抗訴是為了糾正原來錯誤的判決結果,因為司法審判不公正的話國家的法律制度也將蕩然無存,賦予檢察院抗訴的這種權利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上至國家下至普通民眾其實都是非常珍惜當今我們所取得的法治建設成果的。可是,無憑無證的情況下不能隨隨便便的申請抗訴的。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拿到下步該怎么辦
2021-02-25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