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的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1979年7月1日通過 1996年3月17日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辯護方式和辯護人范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 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 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根據我國刑訴法的相關規定,對于辯護人在我國是有相關身份要求的,本案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進行自我辯護的。其次是律師和民間團體和單位所推薦的人以及親屬、好友都可以擔任辯護人。但是在服刑期間的人、本案有關系的人都不能夠擔任辯護人。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在我國單位犯罪如何委托辯護人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交通認定責任書沒寫逃逸會理賠嗎
2020-12-28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戶口已經轉出能否獲得林地補償呢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