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申請刑事抗訴是怎樣的規定的
提出抗訴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從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一種方式。它是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40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提出抗訴的,由控告申訴部門報請檢察長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抗訴后,由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發現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確有錯誤時,可以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或者指令作出生效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應當將抗訴書副本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人民法院在收到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刑事抗訴書后,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1.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決定退回人民檢察院。
2.按照抗訴書提供的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住址無法找到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要求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協助杏找;經協助查找仍無法找到的,決定退回人民檢察院。
3.抗訴書沒有寫明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準確住址的,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在7日內補充,經補充后仍不明確或逾期不補的,裁定維持原判。
刑事抗訴在有關的法律操作上會有可行性,但是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如果選擇此類方式就會導致自己事情解決難度的加大,因此自己需要合理的進行問題的劃分,這樣自己的利益保障才會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有關的當事人需要注意其中的規定。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辯護豁免權的含義及法律規定
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能保釋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活沒簽合同受傷怎么辦
2021-01-30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長期不在農村居住就是空掛戶了嗎,土地補償也沒有了嗎
2021-03-10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