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不是指具體的自然人,而是組織團體,因此法人犯罪與自然人犯罪相比所受的懲罰也是不同的。自然人犯罪適用的規則并不適用法人犯罪。那么刑事訴訟法法人犯罪相比于自然人犯罪有不同的適用規定嗎?刑法中對法人犯罪又是如何定義的呢?請看下文小編的總結。
一、法人犯罪與自然人犯罪所受刑罰不同
新刑法公布以前的刑事法律規定,當法人的行為構成犯罪時,對法人中的自然人可以適用刑法中所有刑罰,既可以適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等主刑,也可以適用罰金、剝奪政治權利等附加刑。對法人則不同,由于法人與自然人本質差別的客觀存在,對自然人適用的刑罰并不能完全適用于法人,尤其是刑法中的主刑都不適用于法人犯罪,因此對法人只能適用罰金這一附加刑。
新刑法對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規定,吸收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關決定和補充規定對單位犯罪的規定,沒有為單位犯罪設置專門的刑罰,也就是說,新刑法對單位犯罪適用刑罰并沒有突破原有的刑事法律的規定,仍然規定對單位犯罪只適用罰金刑。誠然,罰金刑在懲治法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當然應當受到重視,因為任何法人犯罪都是以謀取非法利益為目的,而罰金刑的適用恰恰針對法人犯罪的這一目的,使其在經濟上受到打擊,從而達到懲治法人犯罪和警戒其他法人的目的。
二、刑法中對法人犯罪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第三十條 【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有人可能會疑惑,不是在找法人犯罪的規定嗎,怎么只有單位犯罪?其實這是有法人的定義決定的。按照我國法律,法人廣義上就是指單位組織,而不是個人。因此單位犯罪也就是法人犯罪的意思。另外,雖然刑事訴訟法法人犯罪并未作特殊規定,但實際執行中,法人犯罪和自然人犯罪所受的處罰是不同的,比如自然人犯罪的主刑就無法對法人犯罪實施,法人犯罪主要受罰金刑的懲罰。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假期已過不能上班公司要付工資嗎
2021-02-17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