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事訴訟法證據標準主要包括了犯罪認定的標準和訴訟階段中的不同要求,為了更加深入的解決案件,它相對于之前的刑事訴訟法,增加了許多新法,提高了公安機關的的辦案難度,那新刑事訴訟法證據標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小編進行了以下總結: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證明標準
我國刑事訴訟有罪的證明標準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相關法條有《刑訴法》第195條、第172條和第160條。各種考試中,通常考的是對這個證明標準的理解。
1、所謂案件事實清楚,是指凡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和情節,都必須是清楚的、真實的。具體講就是作為構成案件事實的“七何”要素即何人、在何時、何地、基于何種動機、使用何種手段、實施了何種犯罪行為、造成了何種危害后果等七種要素,或者作為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的事實,必須查清。
2、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2款的規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3個條件: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證據確實是對定案證據在質量上的要求:證據充分是對定案證據在數量上的要求,是指經查證屬實的證據在數量上必須符合法律關于定罪的要求。
(二)不同訴訟階段的證明要求
1、在立案階段,只要求確定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偵查終結移送論是人民檢察院審查、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決,都必須符合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要求。所以說,隨著訴訟活動的進行,辦案人員對案件事實的認識不斷深化,法律對證明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直至達到定案時的最高標難。
3、“疑罪”從無的處理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171條第4款規定:“ 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刑事訴訟法》第195條第3項規定:“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這就是我國刑事訴訟中 “疑罪從無”的原則。
我國的新刑事訴訟法證據標準在原有刑訴法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刑事證據的大改革,在相關部門的要求也得到了提高,對證據要確實充分,符合以上三個條件,在審查過程中,對不同階段的證明要求也進行了具體化。
新刑事訴訟法證據規則有哪些呢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章建筑拆遷補償到底該不該
2021-01-07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