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內容都是刑事案件中的各項程序原則,包括對當事人的上訴、審判、緩刑、釋放的時間和條件限制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以確保司法機關的權威和法律的效力,那么關于刑事訴訟法緩刑釋放的具體規定又有哪些呢?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上述刑事訴訟法的條文中,對于當事人緩刑、釋放的規定,體現了刑事訴訟法程序法的特點,同時對不同主體規定又不相同,體現了訴訟法的嚴謹性,當事人可以享受訴訟法的規定的享有的權利,同時也要承擔的義務,否則會面臨違法的風險,關于刑事訴訟法緩刑釋放的內容,也可以向律師請教。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強奸罪可以判緩刑嗎
哪些情況不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欠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6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代位繼承是否適用于遺囑繼承
2021-02-26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