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案件,也就是刑事公訴案件,指的是由各個級別的監察機關,在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之下,代表國家對被告人的刑事責任進行追究,并且提出訴訟的案件。
刑事訴訟中的公訴,其實指的就是檢察院在對于公安機關移送上來的已經偵查完結的案件,以及其他一些自行偵查并且已經終結的案件,如果認為犯罪的事實已經清楚,犯罪的證據確實并充分,已經涉嫌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追究報告人應負有的刑事責任,并且提請至法院對其進行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這個是我國法律賦予檢察院所代表了國家而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也叫做為“公權”。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如果說案件中的北海熱以及他(她)的法定代理人對于人民法院所作出的一審表決不服的情況下,可以在受到判決書之后的五天以內,有權利向檢察院提起抗訴的請求。而檢察院也應該在受到被害人以及他(她)法定的代理人的請求之后的五天以內,做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需要將其決定答復給請求人。所以說,如果說受害人在刑事訴訟的案件中,沒有權利直接對該訴訟中涉及了刑事的部分提起上訴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檢察院為媒介,提出自己的抗訴請求。
一般來說,在人民檢查院遇到了以下的幾種情況時:
1、抗議的相關事實清楚,刑事案件中的證據還不夠充分。如果檢察院一方認為法院在做出該案件的第一審判決中,裁定的事實不夠清楚或者是出現了錯誤的,用于確定的證據還不夠充分,又或者是證據是自相矛盾等多種情形。
2、對于原審的判決,依法執政不正確的。檢察院對于法院做出的一審判決中,在適用的法律上面的裁決,對于其案件定罪和量刑方面的錯誤,或者是重罪輕判、片面輕判等情形。
3、嚴重地違反了正當的程序的。人民人民檢察院方認為,在案件的一審判決中,法院違反了關于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劃分,當事人依照法律應該享有的訴訟權利被他人侵犯的情形。
在以上幾種情形下,人民檢察院所提出來的抗訴案件,法院是必須要進行受理的,并且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及時啟動二審或者是再審程序,并且對案件中的事實從新作出正確公正的判決。
檢察院提起的公訴案件能協調嗎?
公訴的普通程序是什么?
提起公訴的條件有哪些 一般不予起訴有幾種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股權轉讓
2021-03-15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