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湖南律師 ? 羅湖區律師 ? 郯城縣律師 ? 青原區律師 ? 右玉縣律師 ? 沁源縣律師 ? 拉薩律師 ??
中國有不少犯罪人員逃往國外,企圖逃脫法律制裁,特別是很多貪官,喜歡逃往美國、加拿大等國家,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沒有和我國簽訂引渡條約,有權利拒絕中國的引渡申請,給中國實施罪犯抓捕造成了很多困擾。什么是引渡條約?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引渡
引渡(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比如賴昌星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內,但被我國指控有犯罪行為,我國向加拿大請求將其移交于我國進行審判。加拿大應請求移交的行為就是引渡。
二、法律基礎
引渡的法律基礎是一個主權國家對犯罪的管轄權,包括屬地,屬人和其他管轄權等。也就 是說,請求引渡的國家,基于國際法上承認的依據,對該名身處他國境內罪犯享有管轄權??梢砸傻淖镄性?9世紀以前主要是政治犯,異教徒和逃兵。但由于資產階級革命得勝利,罪刑法定和民主原則得確立使引渡的對象發生了根本改變。各國變為只引渡普通刑事犯。"政治犯不引渡"原則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習慣法則。
三、法律依據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自己的事情,對于賴昌星案件來說,如果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引渡條約,那么加拿大想引渡就引渡,不想引渡就不引渡,我國沒有絲毫辦法。但是如果有了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于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么引渡就成為了國際義務,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
四、相關公約
2014年以來到現在,中國已經完成10項引渡和刑事司法協助條約的談判。我國與泰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等一些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并且參與了很多實際上涉及引渡問題的公約,比如《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等。
截至2014年7月底,我國已與51個國家簽訂含有刑事司法協助內容的條約,與38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但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而官員外逃往往又把發達國家作為目的地。中美之間還沒有簽訂引渡協議,這使得美國成為我國外逃貪官的后花園。如果中美之間能夠不斷深化反腐合作,乃至最終簽署引渡協議,對外逃貪官將構成巨大震懾。
截至2014年11月,中國已對外締結39項引渡條約(其中29項已生效),52項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其中46項已生效)。西方發達國家系中國罪犯外逃主要方向之一。中國先后與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意大利、葡萄牙等西方發達國家簽訂引渡條約;與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比利時簽訂刑事司法協助條約。
截至2015年3月,我國已締結雙邊引渡條約39項,30項生效;刑事司法協助條約33項,29項生效;移管被判刑人條約12項,9項生效。7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引渡條約》正式生效,由此已經生效的引渡條約上升為31項。截至2017年,中國已和47個國家簽訂引渡條約。
綜上所述,引渡條約是兩個國家之間簽訂的相互引渡罪犯的條約,是兩個國家之間相互進行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如果不簽訂引渡條約,對方國家就沒有幫助我國引渡罪犯的義務。我國近年來通過外交努力,簽訂引渡條約的國家越來越多,成功實施了多起外逃抓捕。
哪些犯罪屬于刑事犯罪類型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領工資的領條怎么寫
2020-12-16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土地承包合同訴狀范本格式是什么
2020-11-25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山西省完善土地承包責任制的試行辦法
2021-01-21未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但已開發使用是否繳納土地使用稅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