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故意傷害罪作為一種暴力型犯罪,被告人除了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也要對傷者進行民事賠償。
追究刑事責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賠償,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相關規定: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刑法》第三十六條 【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二、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情形?
我國刑法規定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 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
符和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
1、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2、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對故意傷害行為判刑,這是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而因為故意傷害行為,給被害人造成了人身損害的,需要對其作出相應的民事賠償,這是民事方面的責任。二者互不影響。但如果在判刑之前,能夠積極的對傷者及其家屬作出賠償,爭取對方的諒解,那么法官在量刑處罰的時候可能會適當參考,然后對行為人從寬處罰。
犯故意傷害罪能減刑嗎?
故意傷害罪輕微傷如何判刑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發行新股應符合什么條件
2020-12-11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合同已經達成怎么不成立
2021-02-13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人壽保險出事故理賠嗎
2021-01-11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