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次持刀故意傷害同一個人怎么判刑?
第三次持刀故意傷害同一個人的判刑標準要根據給受害人造成的后果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三、故意傷害案件中嫌疑人有哪些權利?
(一)陳述權。當對被告人進行訊問時,給予其陳述和辯解的機會。
(二)詰問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審時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的權利。
(三)調查證據申請權。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請法院調取證據并申請法院傳喚證人、鑒定人還有權請求與其他被告對質。
(四)辯論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就事實和法律進行辯論,就證據的證明力和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的權利。
(五)選任辯護人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選任辯護人為自己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
(六)救濟權。刑事被告人不服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有權獲得救濟。
(七)回避申請權。為了避免有回避原因的司法人員不回避而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而賦予被告人回避申請權,以資補救。
其實,持刀傷人的做法本身就是違法的,即便沒有給被害人造成特別嚴重的后果,被害人也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當事人因為持刀傷人被治安拘留過以后,又接二連三的故意傷害同一人的話,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申請人身保護的。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是結果加重犯嗎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