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訴訟中直接證據的缺乏和親子關系證明責任的高標準,使得親子鑒定成為認定或否定親子關系的關鍵性證據。親子鑒定技術簡便易行,準確率較高,從技術手段方面來講,目前被廣泛采用的DNA鑒定技術,肯定生物學父子關系的準確率在99.99%以上。否定生物學父子關系的準確率則幾乎達到100%,在訴訟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當事人拒絕做親子鑒定,對此類糾紛應如何處理,審判實踐中爭議比較大,法院往往很難定奪。由于親子鑒定事關重大,涉及到夫妻雙方、子女和他人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請求確認親子關系的一方要承擔與其訴訟請求相適應的舉證責任,即其生父和生母有同居或受胎之可能的基本事實。如果過分強調請求一方的證明責任,勢必使請求人的實體權利難以得到保護:但如果忽略請求一方的證明責任,則可能導致權利濫用,不利于家庭關系的穩定和當事人隱私的保護。
親子鑒定作為一種證據方法,其實施必須具有必要性與正當性。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構成必要性,所謂正當性,是指當事人在請求進行親子鑒定時,已具有推論親子關系存在與否的重要證據,使進行親子鑒定成為正當的收集證據的手段。在處理有關親子關系糾紛時,如果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形成合理的證據鏈條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親子關系,也可以說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堅決不同意做親子鑒定的,由于親子鑒定使用的是人體生物學樣本,本人是否同意鑒定、同意采樣,關系到人權問題,法院不能強制當事人做親子鑒定,但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做出處理。
有人認為,親子鑒定涉及人身權利的保護,如果適用上述司法解釋有關推定的規定,等于變相強迫鑒定,有侵犯人權之嫌疑。筆者認為,權利沖突是現代民事訴訟中常見的一種情形,如何正確處理權利之間的相互沖突,取決于法官的價值取向以及兩種利益之間的選擇和平衡。在有關親子關系的糾紛中,一方面要保護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保護相對方的人身和人格權利不受侵犯。面對相互沖突的權利和利益,我們應當將未成年子女享有的被撫養教育的權利置于司法保護的首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滿釋放人員還能領取養老金嗎
2021-02-09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開發房地產屬于公益拆遷嗎
2020-11-14拆遷戶工作證明如何寫以及遷戶口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0農村拆遷賠償金的算法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