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重傷二級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有:
(1)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4)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5)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
(6)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處罰
(7)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處罰
(8)犯罪嫌疑人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
(9)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處罰。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毫無疑問,致人重傷的這種狀況肯定已經構成了故意傷害罪,這種時候,即便是受害者原諒了犯罪嫌疑人,公訴方也一樣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而且受害者應該在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之后,順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追究對方的民事賠償責任。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犯故意傷害罪能減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何不同?
2021-01-18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家里裝了監控拆遷有賠償嗎
2021-01-07高鐵拆遷補償協議包含哪些內容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