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傷害與故意傷害區別是什么?
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但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
過失傷害又稱過失致人重傷罪,它是指過失致人重傷的行為。本罪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這是本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所在。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 【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立案條件是什么?
1、犯罪的行為主體。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要負刑事責任。
2、客體條件。故意傷害罪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為客體要件,對于是否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并不影響罪名的成立。
3、傷害的行為。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還應有犯罪行為人對被害人施行的傷害行為。傷害的行為方式既可以直接用刀、棍、槍或拳打腳踢等暴力手段;也可以是間接利用精神病人、未成年、動物等對故意傷害他人;有的還使用化學藥品、激光、放射線等非暴力的手段傷害他人身體。
4、行為人的主觀意識。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表現為,犯罪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身體造成還繼續放任其結果的發生。所以,此時查清行為人的故意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這點是區分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及過失致人死亡的重要標志。
如果公民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都是屬于過失犯罪,那么因為過失犯罪的當事人在主觀上沒有故意的成分,所以與故意犯罪在根本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因為過失犯罪行為本身是錯誤行為所以不會從輕處罰的,那么因為故意犯罪是已經預估到傷害的后果,所以說司法機關也是會對犯罪當事人從重處罰的。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不作為過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什么公司可以質押土地證他項
2020-12-06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