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的認定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兩種行為方式:
1、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同于“違反國家規定”,前者的范圍更為寬泛。如前所述,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法,但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特定領域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有專門規定。
此外,違反部門規章等關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也可以認定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信息來源的不同,此種行為又可以區分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和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實踐中需要依據有關規定,準確判斷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不能僅以是否經權利人同意作為判斷標準。
例如,為了偵查、起訴、審判工作的需要,依據有關法律向司法機關提供有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信息的,雖未經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許可,但屬于合法提供。
2、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對此,需要著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圍問題?!案`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其他方法”,是指“竊取”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通過收買、欺騙等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實際上,竊取也是非法獲取的方式之一。關于“其他方法”是否必須自身具有非法的性質,即其他方法是否只包括詐騙、脅迫等自身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而不包括購買、接受贈與等自身不具有非法性質的方法,存在不同認識。我們贊同從行為人獲取行為的本質屬性角度加以判斷,而不論獲取行為是否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即只要行為人沒有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依據或者資格而獲取相關個人信息的,即可以認定系“非法獲取”。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判決年限有哪些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條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條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如下修改:
(一)擴大犯罪主體的范圍,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都構成犯罪;
(二)明確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
(三)加重法定刑,增加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犯公民的隱私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麻煩,帶來了隱患,使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影響,更多相關的法律問題,大家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是省還是市制定
2020-11-23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